透過區域代理商洽購原廠的產品,這是稍具商業經驗的人,都知道要採取的方式。
但台灣政府從認為國內只能承受200萬劑、到堅持直接跟原廠簽約被拒、再到抺黑BNT疫苗有兩種,最後因為疫情日益嚴重,不得已只能授權企業進行洽購。
繞了一大圈,耗時近一年,回到原點的模式。
台灣到底得到了什麼?
犧牲了什麼?
“只准州官嗑鍋,不准百姓吃飯”。
微解封,帶著家人出門散心,無可厚非。
但十幾位政商人士群聚吃鍋,先不論餐會談的內容是什麼,都顯然已違反了防疫的規定。
何況在疫情期間,外送員都要躲在樹後面吃飯;開車脫下口罩喝水都要擔心被蒐證處罰了。
而在此次事件爆光後,居然還有民代出面希望縣政府公布的名單可否「調整一下」。
這是怎樣的雙重標準?
眼看民怨難消,行政院雖然火速同意陳政聞的請辭。
但身為暖男市長的徒弟,幾個月後,應該有更好的位置可以去。
吳宏謀、丁怡銘的例子不遠,官員犯錯當然不擔心啊。
圖片來源:梗圖資收桶。